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109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研究动态>>研究文章
  共有 1017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晚年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探析

  发表日期:2008年6月3日      作者:张 雷     【编辑录入:teng

 

   2002年1月25日,李锐在北京大学知识分子问题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陈独秀一生是伟大的、光荣的,晚年还写文章批评斯大林的专制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专制制度创造了斯大林。他还认为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就等于布尔什维克主义加普鲁士民族性。

(一)

1937年8月,陈独秀结束五年的牢狱生活,投入抗战政治热潮。他衷心地拥护国共合作抗日,显示了民族至上,共御外侮的爱国立场。但是,陈独秀既不见容于国共两大武装政治集团,也不见容于中国托派极左小集团。1938年7月,蒙受王明、康生等人强加汉奸间谍屈辱的陈独秀,不得不拖着贫病之躯,离开抗战政治中心武汉,来到重庆,又几经辗转,最后躲到江津,远离政治斗争的旋涡。

1939年,因老病多难,不断搬迁,陈独秀约有十个月没有动笔为文。但是,他的思索可以说一刻也没有停顿,而是更加深邃了。同年底,陈独秀定居在江津城外二十里远的鹤山坪石墙院杨氏山庄,直到1942年5月27日与世长辞。在最后的两年多的岁月里,陈独秀虽被摒除于政治中心之外,却以其清醒的思考,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注上海托派临委的动向,尤其关注无产阶级专政的苏联从1934年开始的持续多年对反对派的大清洗大屠杀暴行。苏联大批政要如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以及原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立宪民主党人、民粹派分子等,都被肉体消灭。被杀人数,有说几十万人,有说数百万人,有说两千万人,究竟多少,至今是一个谜。1940年,逃亡国外的托洛茨基也被苏联秘密警察机关派人用利镐砍死。这样的历史惨剧,怎能不让陈独秀对于民主和专政问题进行思考并作出合理的解析呢?陈独秀郑重而严肃地说:我根据苏俄二十年来的经验,沉思熟虑了六七年,始决定了今天的意见。(《陈独秀最后的论文和书信》,1948年印行。以下引文除注明出处者外,均引自此书,不再一一注明)所谓思虑六七年,可上溯至1934--1935年间。那时身系南京狱中的陈独秀曾经对难友濮清泉说,现在苏联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专政到反动派,我举双手赞成;但专政到人民,甚至专政到党内,难道是马克思、列宁始料所及吗?此无它,贱视民主之过也。又说,资产阶级政权,是少数统治多数,他们能允许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不怕垮台;而无产阶级政权是多数统治少数,竟怕这怕那,强调一党专政,不允许言论自由,焉有是理?六七年后的1940年,苏联已与希特勒签订苏德条约,并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陈独秀盛怒之下,写《告少年》诗:旁行越邻国,势若吞舟鲸,食人及其类,勋旧一朝烹。指斥这些行径为古代传说中的食人厉鬼伯强。

陈独秀晚年思索的结晶,集中于1940年初至1942年5月他逝世前所写十几篇文章和书信,被胡适称之为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广为流布。正如陈独秀早已宣告的那样:我在此所发表的言论,……只是我一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任何人,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我绝对不怕孤立。1937年11月21日致陈其昌信)

(二)

陈独秀在最后见解中,对他往日曾经信仰的理论重新加以审视,作出新的判断。陈独秀对民主和专政理论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民主主义是自从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至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希腊、罗马、近代以至将来)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的旗帜。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不尽为资产阶级所欢迎,而是几千万民众流血斗争了五六百年才实现的

(二)“‘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或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如果说无级民主与资级民主不同,那便是完全不了解民主之基本内容……无级和资级是一样的。只是实施范围有广狭而已

(三)十月(革命)以来,轻率的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起推翻,所谓无产阶级民主’‘大众民主只是一些无实际内容的空洞名词,一种抵制资产阶级民主的门面语而已。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有国有大工业、军队、警察、法院、苏维埃选举法,这些利器在手,足够镇压资产阶级的反革命,用不着拿独裁来代替民主,独裁制如一把利刃,今天用之杀别人,别天便会用之杀自己。列宁当时也曾经警觉到民主是对于官僚制的抗毒素,而亦未曾认真采用民主制,如取消秘密政治警察,容许反对派公开存在,思想、出版、罢工、选举自由等,TL(指托洛茨基——引者)直至独裁这把利刃伤害到他自己,才想到党、工会和各级苏维埃要民主,要选举自由,然而太晚了!

(四)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民主主义并非和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是不可分离的。无产政党因反对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遂并民主主义而亦反对之,即令各国所谓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而没有民主制做官僚制之消毒素,也只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史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贪污、虚伪、欺骗、腐化、堕落,决不能创造甚么社会主义,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东西,即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五)应该毫无成见的领悟苏俄二十余年来的教训,科学的而非宗教的重新估计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及其领袖之价值,不能一切归罪于史大林,例如无产阶级政权之下的民主制问题如果说史大林的罪恶与无产阶级独裁制无关,即是说史大林的罪恶非由于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制度之违反了民主制之基本内容(这些违反民主的制度,都非创自史大林),而是由于史大林的个人心术特别坏,这完全是唯心派的见解。”“我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史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史大林倒了,会有无数史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在十月后的苏俄,明明是独裁制产生了史大林,而不是有了史大林才产生独裁制,如果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已至其社会动力已经耗竭之时,不必为民主斗争,即等于说无产阶级政权不需要民主,这一观点将误尽天下后世!

陈独秀的傥论,可谓语惊四海,引起轩然大波。陈独秀曾说: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致陈其昌信,1937年11月21日)当时和后来的评论者,对于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或誉或毁,都自有道理。平心而论,除了他毫无区别的把苏联与德、意法西斯相提并论一概否定之外,他的其他见解都是不应忽视的。

(三)

从陈独秀早年的活动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他于1915年创办《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的宗旨一共有六条:一、自主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条从民主、科学、实事求是,直到我们现在提倡的改革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本性要求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等,无不包含在内。

陈独秀早年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一代思想家,历经康有为党、孙中山党而至共产党,身历辛亥、反袁、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冲入政治斗争旋涡而不能自拔,复受制于共产国际,被逐出共产党。晚年重归五四,重拾自我,最后觉悟到民主政治原则的普适性。陈独秀对民主政治的思索是依据现实的体验和感悟,他虽然提出了同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不同的一些见解,但未脱离辩证唯物史观思路。陈独秀这些见解,既是针对以苏俄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针对当时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领袖独裁。后来刊布这些言论的胡适说它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稀有重要文献。说陈氏的这些独立思想实在是他的大觉大悟的见解。(胡适:《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的见解(论文和书信)序言》,广州自由中国出版社,1949年6月版)

陈独秀六十年前并非完备的民主政治观,已有论者指出其片面性和不足,诸如:民主政治固然应当照顾多数,但也应当尊重少数;权力必须相互制约;统治必须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可以居于法律、宪法之上;原告不能做审判官;民主的普适性应当肯定,但同时应看到,民主又确实存在新旧之分、”“之分,等等。

资本主义政治需要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尤其需要民主。民主政治原则的普适性将长久留存,其承载形式和实现步骤在不同国家自应有其不同的特点,既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现实条件,也受其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然而若以不能即刻实行民主政治,便用种种借口拒民主政治于千里之外,那总有一天这个国家的极权制度真的成为腐败者的乐园,它终将被排除在世界先进民族行列之外了。


上一篇:二十世纪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下一篇:陈独秀与社会主义

 相关专题:

·2008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学…

·2008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学…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99278]
 · 独立高楼风满袖[90625]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6436]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393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