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46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独秀文章>>散文诗歌
  共有 3129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陈独秀与诗词

  发表日期:2011年3月29日   出处:云南日报网    作者:陈怀志     【编辑录入:多声

    陈独秀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帅之一。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7年2月,他在《新青年》3卷2号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他还明确反对所谓“文以载道”的封建教条,反对诗词中的“无病呻吟”。然而,纵观其所有文艺专论,都没有斥责或欲推倒中国传统诗词之言论,相反,他在“五四”运动之前之后直至晚年,还坚持写格律诗。


    “论诗气韵推天宝,无那心情属晚唐。百艺穷通偕世变,非因才力薄苏黄。”此诗系陈独秀《寄沈尹默绝句之四》。诗中,作者赞赏了诗的“气韵”,指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为盛唐气韵之代表。“无那心情属晚唐”,说的是,无奈自己所遭时世,却非盛唐。(无那即无奈)“百艺穷通偕世变”,则说百艺之变化应随同“世”的变化而变化,这与他曾怒斥“自昌黎(韩愈)以迄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抄袭孔孟以来浮浅空泛之门面话而已”的主张一致。末句“非因才力薄苏黄”,是作者对苏(轼)黄(庭坚)二家虽执宋代文坛之牛耳,却对晚唐、五代以来诗文之绮靡风格未曾加以纠正或改革,反而将诗词文学进一步推向“文以载道”和注重故实、格律繁琐、毫无生气之境地的谴责。由此可见,作者在追求诗的美感与伎俩(即今所谓艺术手法)的同时,反对“言之无物”、“无病呻吟”,这与他《文学革命论》的主张相吻合。


    陈独秀曾被国民党判刑13年,出狱后,也写过一些格律诗,如“嫩秧被地如苗绿,落日衡山似火红。闲倚柴门贪晚眺,不知辛苦乱离中。”(《赠胡子穆先生》)“连朝江上风吹雨,几水城东一夜秋。烽火故人千里外,敢将诗句写闲愁。”(《寄杨明升成都》)从这些诗,可窥见独秀功底深厚,格律严谨,句式工整,对仗颇佳,韵味极浓,堪称上乘之作。他的《金粉泪》中“要人玩耍新生活,贪吏难招在国魂。家国兴亡都不管,满城人看放风筝”,“放弃燕云战马嚎,胡儿醉梦倚天高。此身犹未成衰骨,梦里寒霜夜度辽”等诗,则痛斥了蒋介石所谓“新生活运动”,鞭挞了政府官员不忧国患,贪图享乐的恶行,并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未能参加抗日运动而万分悲恸的心情。


    陈独秀的诗,大部分收于《陈独秀诗存》,其风格迥异,绮丽之中见豪放,苍凉之中隐愤激,而且极富哲理,有的堪称绝唱。胡适当年完全否定格律诗词,但自己却从未间断过律诗的创作,独秀从未否定过格律诗词,并坚持创作,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陈怀志(春城晚报)


上一篇:《陈独秀诗存》简介
下一篇:陈独秀致胡适、高一涵信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99149]
 · 独立高楼风满袖[90505]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6314]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381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