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113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研究动态>>研究文章
  共有 607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鲁迅是怎样与《新青年》结缘的

  发表日期:2014年7月22日   出处:浙江老年报        【编辑录入:多声

  核心提示:第四卷第二号出了(1918年2月15日),鲁迅给许寿裳寄去,同时在给他的信(3月10日)中说:“《新青年》第二期已出,别封寄上。今年群益社见贻甚多,不取值,故亦不必以值见返耳。”反正是销路不好,出版者就多送人,扩大影响。

\

  本文来源:《浙江老年报》2010年5月5日第3版,作者:佚名,原题:鲁迅是怎样与《新青年》结缘的

  鲁迅和陈独秀都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一度在北京大学任教,却并不同时。陈独秀是1917年1月应蔡元培之请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1919年3月底因受到反改革舆论的攻击而去职。鲁迅是1920年8月6日接了北大的聘书,前去讲授中国小说史,这时陈独秀早已不在北大了。他们两人并不曾在北京大学共事。

  鲁迅是因为《新青年》杂志才和陈独秀交往的。陈独秀编辑的《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期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第二卷发刊已经是在袁世凯死后,就改刊名为《新青年》了。

  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回忆说:

  鲁迅早知道了《新青年》,可是他并不怎么看得它起。那年(注:1917年)4月我到北京,鲁迅就拿几本《新青年》给我看,说是许寿裳告诉的,近来有这么一种杂志,颇多谬论,大可一驳,所以买了来的。

  周作人这一段回忆与事实有一点出入。并不是他到北京以后鲁迅才拿《新青年》给他看的。在这以前,鲁迅就已经寄它到绍兴家中给他看了。1917年1月19日鲁迅日记:“上午寄二弟《教育公报》二本,《青年杂志》十本,作一包。”《青年杂志》创刊之初,鲁迅并不寄给周作人去看,现在一大包十本寄去,大约是看法变得好一点了。

  许寿裳于1917年9月调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鲁迅写给他的信里多次谈到《新青年》。1918年1月4日的信:“《新青年》以不能广行,书肆拟中止;独秀辈与之交涉,已允续刊,定于本月十五日出版云。”因为销路不好,第三卷出完之后,群益书社不想出下去了。几经交涉,才答应续刊。第四卷第一号于1918年1月15日发行的时候,距第三卷第六号(1917年8月1日发行)已经间隔四个半月了。第四卷第二号出了(1918年2月15日),鲁迅给许寿裳寄去,同时在给他的信(3月10日)中说:“《新青年》第二期已出,别封寄上。今年群益社见贻甚多,不取值,故亦不必以值见返耳。”反正是销路不好,出版者就多送人,扩大影响。从鲁迅日记中看,他不仅寄赠许寿裳,还分赠齐寿山、钱钧夫(名家治,物理学家钱学森的父亲)等人,以及通俗图书馆。

  不久,鲁迅开始给《新青年》写稿。敦促最力的是新青年社同仁钱玄同和刘半农。这件事,后来钱玄同回忆说:民国六年(按即1917年),蔡孑民(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大事革新,聘陈仲甫(独秀)君为文科学长,胡适之(适)君及刘半农(复)君为教授。陈、胡、刘诸君正努力于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启明亦同时被聘为北大教授。我因为我的理智告诉我,“旧文化之不合理者应该打倒”,“文章应该用白话做”,所以我是十分赞同仲甫所办的《新青年》杂志,愿意给它当一名摇旗呐喊的小卒。我认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钱玄同:《我对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生动地记下了他同前来劝驾的钱玄同(用的是林琴南影射小说《荆生》里面攻击他的名字“金心异”)的交谈,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引用了。极力敦促的还有刘半农。

  钱玄同刘半农他们这样极力敦促鲁迅兄弟为《新青年》写稿,应该说是也反映了主编者陈独秀的态度吧。鲁迅想:他们正办《新青年》,这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而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为了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于是拿起了笔来。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鲁迅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和三首新诗《梦》、《爱之神》和《桃花》。正如他在《自选集·自序》里说的: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这些确可以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

  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那时革命的前驱者”,落实到具体的人,当然就是陈独秀了。

  鲁迅不只是为《新青年》写小说,写新诗,还写了《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样的批判旧道德观念的论文,特别是在《随感录》专栏里发表了好些篇针对性极强的论战文章。后来他在《热风·题记》中说:“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我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里,“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

  就这样,鲁迅、作人兄弟也就成为《新青年》杂志的同人了。


上一篇:迷茫与始终——包惠僧与陈独秀
下一篇:解密档案显示陈独秀并不右倾 曾力主共产党退出国民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99306]
 · 独立高楼风满袖[90655]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6463]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3959]
 
 相关文章:
鲁迅是怎样与《新青年》结缘的[6079]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