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42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独秀墓园>>墓园建设
  共有 6773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从“独秀墓”到“独秀园”的历史变迁

  发表日期:2009年9月28日      作者:程继兵     【编辑录入:多声



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一生波澜壮阔,叱咤风云,五次东渡日本,五次入狱,担任中共五届总书记(委员长),逝于425月。陈独秀生前是不平凡的,逝后67来,他的墓到墓园的变迁,也显示了伟人的不凡。我作为一位陈独秀思想的热心研究者,也是安庆陈独秀墓30多年来变迁的见证者,又是独秀园工程的领导小组组长,在陈独秀诞辰130周年时,有必要将“独秀墓”到“独秀园”的历史变迁记载下来,留存于世。


  一、星落江津 ,暂葬客乡。陈独秀逝于1942527日晚上940分,终年64虚岁。61日葬于四川江津县大西门外鼎山之麓康庄。 墓地及安葬等事皆由好友江津名士邓蟾秋、邓燮康叔侄全力赞助及同乡、同学、朋友的捐助,置了四川香楠木棺材,临时厝于西门外邓燮康园地陈的墓址选在鼎山麓康庄桔园之中,用白条石砌成圆形的墓体,占地近120平方米,墓宽5米,长7米,墓周水泥过道宽1米,墓前有石梯,左右有条石凳,墓后有条石堡坎,1943年立碑,碑文:“独秀陈先生之墓”,陈独秀挚友葛温仲之子葛康俞书。

  二、子遵父嘱,迁回故里。陈独秀出生于安庆市城北后营,祖籍安徽省怀宁县白泽湖乡沈店村陈家剖屋,陈独秀的发妻高晓岚1930年逝于安庆,高晓岚生前请风水先生在安庆城郊叶家冲一带的山坡上选了一块墓地,并嘱子松年,待其父逝后要与她合葬此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陈独秀在江津临终前也嘱咐三子陈松年:以后回家,把我的棺木和祖母的棺木都带回老家安庆去。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75月底,陈松年遵照父亲陈独秀的遗嘱,从已经落土多年的坟中起了祖母、父亲两棺灵柩,先运到重庆,后雇了一艘浙江帮船,顺江而下于62日运到了家乡安徽安庆江边码头,将棺木抬到安庆西门外古刹太平寺存放,不久即雇了朱雅盛等4名村民将其棺木抬到叶家冲,与原配夫人高晓岚合于一冢,遂了父亲的遗愿,了却母亲生不能与丈夫同寝,死也要与其合冢的遗嘱。
 
陈松年鉴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把墓修的不大,墓碑也很小,而且墓碑上刻着“先考陈公仲甫之墓”八个字。 “陈仲甫”名字,知其者极少。正是如此,陈独秀的墓才躲过了极左年代的种种浩劫。77年,我在安庆郊区工作时,陈独秀墓所在地的林业大队民兵营长朱传斌很神秘的告诉我,要带我去看陈独秀的墓,我们在树木林中、柴草缝里找到了一簇小土堆,面积也不过一平米,顶高不过两尺, “先考陈公仲甫之墓”的墓碑已经不见了,只见到陈独秀发妻高晓岚的墓碑,墓碑露在地面上也不过一尺多一点,天长日久,墓碑斜躺在土坟前,墓碑上“先妣高氏晓岚之墓”隐约可见。

  三、重修墓冢,初露于世。“文革”中,由于陈家多年不敢去扫墓,墓地的山林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墓已经埋没在柴草中,土坟多年没有人添土,历经风雨冲刷,只剩下一个小土包,一般人很难找到1980年冬,安庆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君(女)等人与陈松年谈及陈独秀墓之事,相约一同到山上去寻看墓地,因无标记可寻,怎么也找不着。后来,在当年为陈独秀抬棺的老农朱雅盛帮助下,他们才确认了墓地。当时拨乱反正工作刚刚开始,人们的思想还很禁锢,想要修墓,哪一级政府都不便出资。最后,文化局下属的市文物商店借出200元,由陈独秀的孙女陈长璞主持操办,请几位农民挑些土将坟抬高一些,用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陈鹤年四个儿子的名字立了块碑。 这次修墓是在1980年冬天,但因1979109日是陈独秀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墓碑上就刻写了这个时间。,仍然是土坟,但重立了碑,石碑是从市向阳化工厂旁边一家石料厂买来的,选用的是麻白色的大理石材料,石碑总长1.3米,露出地面约0.9米,一尺来宽,碑文为“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子延年、乔年、松年、鹤年泣立。碑文是陈长璞起草,经父亲陈松年过目同意后才刻上的。这是“文革”后,陈独秀墓第一次公开与世人见面。

 


四、小平批示,保护墓冢。第三次修墓始于1981年。这年5月,陈独秀一个后裔张军,当时在新疆司法部门工作,给邓小平写信,反映陈松年的住房、子女就业和陈氏故居、墓地等问题。邓小平批示中央办公厅斟酌处理。中央办公厅于7月致函安徽省委办公厅,要求了解和处理来信中有关问题,并指示对陈独秀墓可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安徽省委负责同志在批文中说:“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可立一标志。”据此,安庆市政府决定将陈独秀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未考虑重修墓地问题。由于前次修墓仅仅是挑了几担土,将坟加高了,泥土经过雨水淋洗,墓地已坍塌得不像样子。于是,安庆文物局以保护文物的名义,向市政府写报告,要求拨款将陈独秀墓稍加修葺。安庆市政府要求向安徽省文物局请示后再定。后来,经安徽省文物局局长口头同意,安庆市政府决定拨款2万元,但要求在省主管部门正式下文后,拨款才能动用。安徽省文物局迟迟没有下文,这2万块钱也调作他用了。这样一直拖到1983年,经过多方努力,安庆市政府决定重新拨款。这次拨款连同后来追加的几次,共批拨1.4万元,墓才得以重修。墓碑的正面只刻有陈独秀之墓五个字,这是根据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蕴山(陈独秀同乡挚友)老人意见你们要把陈独秀墓保护好,墓碑上只写陈独秀之墓五个字而定的。文化局承办再次重修陈独秀墓,由张君、唐根生同志具体操办。这次修墓是参照四川江津的原墓样子修成的,所需石料均是当地的花岗岩麻石,墓台占地1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四周有护栏,墓冢高1.5米,直径3米,墓冢没有封顶,立墓碑,碑文:“陈独秀之墓”,由安徽书画院张建中书,墓碑后面刻陈独秀生卒,与原配夫人高晓岚合葬等文字。墓台前有30米长墓道,用麻石铺成,但墓道两周没有整治,墓道的两侧还留了几处坟,其中西侧一坟墓冢较大,很不雅观,前来瞻仰陈独秀墓的人们对此均有非议;墓道两旁和墓冢周边都是林业大队栽植的高大笔直的杉树和一些杂树,墓冢的西边是一些高拔翠绿的毛竹。墓冢后石栏上立有:“安庆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标牌。

 

 


五、修葺墓地,建陈列馆。1995年,安庆市举办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政治气候的变化,陈独秀问题已经不是禁区,由于陈独秀在近代史的影响,陈独秀墓成了外界来人参观的重要景点之一,安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修葺陈独秀墓地,并建立“陈独秀生平陈列”。我当时在安庆市郊区任区委书记,承担了协调“陈列”地址的选址工作,负责墓地的修葺工作,具体事情由郊区建设局局长丁德志负责,市文化局由陈长璞同志具体与我们联系落实墓地的修葺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件事:一是与林业村商量,将村里的电管所的房子租赁给文化局作为“陈独秀生平陈列” ,“陈列”房子落实后,陈长璞同志具体负责室内的陈列资料的收集、整理、布展工作。二是整治陈独秀墓周边环境,修好通往陈独秀墓的泥石路,路基修好后,由市交通局负责铺柏油。三是拓宽和延长墓道,墓道延长至100米,我提议在墓道两周栽了64棵龙柏,寓意陈独秀一生度过64年;选了五棵大的龙柏栽在墓冢的北面,寓意陈独秀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五届总书记(委员长)。以上事项(陈列室除外)均是郊区筹资、十里铺乡征地、找了一些民工在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前完工的,这也是安庆市第一次对外开放参观陈独秀墓和“陈独秀生平陈列”。

 

 

 

六、国家拨款,再修墓冢。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贯彻,人们的思想禁锢逐渐松绑。邓小平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指出:陈独秀,还有瞿秋白同志、李立三同志这三人,不是搞阴谋诡计的……”邓小平强调重要问题要加以论证,肯定陈独秀不是搞阴谋诡计的,这像春风一样,使陈独秀研究开始解冻。1994年,安庆市成立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不久,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全国陈独秀研究会也相继成立。这不仅使学术研究活跃起来,陈独秀墓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老同志和专家、学者,在各种会议上积极呼吁。原上海市组织部副部长叶尚志同志通过《人民日报》内参向中央反映陈独秀父子(陈独秀长子陈延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子陈乔年是中共中央委员,先后被国民党杀害)故居和陈独秀墓的问题。1998年中央领导曾庆红、李铁映同志对此做了批示。同年11月,中央还派中央办公厅督查局正局级督查员刘国能、羿福珍到安庆就批示办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安徽省政府于1998年批准陈独秀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庆市政府1999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实地进行勘测设计,制定出陈独秀墓园保护总体规划,并得到省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陈独秀墓重修工程当年就动工了,国家、省文物部门和安庆市政府共拨款135万元。这次重修,由市文物局具体负责,除了墓穴没有动之外,原来的墓冢基本废除,墓地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展到1058平方米;墓冢高度由1.5米升到4米,直径7米。半球形的墓顶和两层平台的墓基,均为汉白玉铺砌。平台四周有雕石栏杆。2米高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面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几个大字,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洵的字体。

 

 


七、改道修路,重修墓道 2003年,安庆市举办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为了让人们便于参观瞻仰陈独秀墓,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变一直沿袭下来的从墓冢东边、后面进入墓园的参观路线。此项工程的征地工作由十里乡政府负责,修路的工程由市交通局负责。由于工程进行到涉及需要拆迁、搬迁水电设施等难题时停了下来,黄梅戏艺术节日趋紧迫,我虽然不是工程的负责人,但我当时是市委分管宣传文化工作的副书记,主动承担了协调任务,在我的多次现场办公协调下,电力杆、自来水管和部队的电缆线均各负其责完成了搬迁任务。由于路段规划不到位,文化和交通部门沟通也不够等原因,修成的水泥路路面高于墓道约5米。为了便于参观,在集贤关收费站路口由十里乡政府负责修了一座陈独秀墓园的门楼,又在进入墓园的水泥路的尽头修一道下坡阶梯道,在阶梯道下面修建了一处面积有50平方米左右的小广场,墓道也由原来的100米延长到300米,但墓道两旁没有修葺,靠近墓道的西侧很近处有农户的房子,东侧很大一片是长满了杂草的沼泽地;墓冢前的水塘虽然周边都铺了鹅卵石,并栽了一些球形状的植物,但由于水塘太小,很难形成肃穆庄严之感。陈独秀墓这次的修葺,虽然留有很多遗憾,但人们瞻仰陈独秀墓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精心规划,兴建园陵。随着陈独秀研究的不断深入,陈独秀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来陈独秀墓瞻仰的领导和来宾越来越多,中央机关来安庆视察、指导工作的部长和部队的将军们到陈独秀墓瞻仰后,都提出陈独秀墓还是太简陋了,与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影响和在建党初期的重大贡献不相称,基于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和要求,市委于2003年即酝酿要把陈独秀墓建成“独秀园”。200431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独秀园”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独秀园”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41210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独秀园”是在原陈独秀墓基础上扩建的大型公益性建设项目,要建成兼有纪念、教育、生态、旅游、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国家级重要人文景区、红色旅游基地、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和陈独秀思想研究基地。20051219日,安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独秀园”项目规划,确定“独秀园”分为“生态密林区、瞻仰纪念园区、生态旅游区”三大功能区,总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0.39平方公里,投资概算8000万元。“独秀园”的规划设计为国内一流的甲级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经罗哲文、马自树、甘伟林等国内著名的文物、园林专家评审通过,确定东南大学方案中标。“独秀园”的扩初设计和一期建筑设计方案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拟定,“独秀园”一期建设主要是核心区内的主墓道及附属工程,此工程由市政协秘书长夏竟生和安庆市文化局局长陆天平同志牵头,“独秀园”负责人徐克平同志具体负责,于20069月开工建设,市文化局与大观区政府同力协作,征地100余亩,拆迁房屋25户。大观区政府、十里铺乡政府、林业村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在征地、拆迁补偿费用较低的情况下,大观区政府补贴不少资金。市公路局自筹资金400余万元,开山劈岭修通了800米的入园水泥路。在全市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浮雕墙、门楼牌坊、铜像、《新青年》碑刻、水池等组成的主墓道,功德碑、公厕、停车场等配套工程,于2008年三季度末全部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瞻仰。

“独秀园”资金筹集情况。“独秀园”基建及社会筹资专户共到位资金1731.2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717万元(省财政下拨“独秀园”建设资金500万元、市财政150万元,国家旅游局50万元,省旅游局10万元,省文物局7万元),社会捐款1007.2万元(其中安徽曙光集团280万元、安徽和安庆烟草公司130万元、安庆石化100万元、安徽英德利集团公司100万元、枞阳县70万元、全市党员捐资280万元、其他捐资47.2 万元),利息收入7.04万元。项目启动时征拆迁资金市财政借款垫付大观区300万元。

 


“独秀园”核心区内设瞻仰区和陈列馆区。已经建成的是瞻仰区,也就是主墓道区。瞻仰区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在原来的独秀墓的基础上扩建的。

 


进入园区第一部分是反映陈独秀一生重大事件的大型浮雕《惊雷》。这座《惊雷》浮雕总长60米、高4米。整座浮雕以汹涌澎湃的长江波涛为主线,既寓意着陈独秀一生都与长江分不开(出生在长江边的安庆市,早期参与的辛亥革命活动在安庆、芜湖,创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被捕坐牢在南京,被解除总书记职务在武汉,去世在江津),也寓意着陈独秀不平凡的一生经历。 整座浮雕分四部分。

英年志气:展示的是陈独秀年轻时代的情况:陈独秀出生在背靠大龙山、前面是长江的古城安庆(安庆简称宜城)。安庆建城有近800年的历史,从1760年到1938年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浮雕上有安庆市的市标,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有安庆的古民居;有陈独秀19岁时发表的《扬子江形势论略》,陈独秀在这篇文章里纵论当时长江一带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宏伟气概和文才;有陈独秀辛亥革命期间在安庆组织反帝反清爱国会、岳王会的藏书楼;有陈独秀在芜湖办的安徽俗话报。

  惊天动地:展示的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情况:有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杂志,《新青年》在当时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是当时《新青年》杂志的重要撰稿人;有新文化运动几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有五四运动的徽章;有《五四运动》的指挥部——北大红楼。

 

 

  开天辟地:展示的是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和担任1——5届总书记(委员长)的重要历史:浮雕上有上海太仓路127号中共“一大”会址,“一大”会址暴露后会议转到浙江嘉兴的南湖画舫;有1921723来自各地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共15人出席了会议浮雕上有上海老成都北路730号中共二大会址。浮雕上有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中共“三大”会址。浮雕上有上海的中共“四大”会址。浮雕上有武汉高等师范小学中共“五大”会址。浮雕上展示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陈独秀亲自组织和领导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和省港工人大罢工;有如火如荼的广东、湖南农民运动。

浩然正气。展示的是陈独秀在“八七会议”被解除党的领导职务以及后来被开除党籍后的情况:由于共产国际错误的指导中国革命,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成了共产国际错误的替罪羊。陈独秀虽然离开了党。但他始终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浮雕上有陈独秀在南京坐牢时国民党高官何应钦看望他时,陈独秀写下的话: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有刘海粟大师去南京监狱看望陈独秀时为陈独秀画的黄山松;有陈独秀自勉写下的“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对联;有陈独秀在狱中写的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金粉泪》。有陈独秀在暮年之际在四川江津写的《小学识字课本》,陈独秀一生以文名世,最后也是以文谢世。这部大型浮雕是厦门集美大学张朝阳教授设计,全国著名雕塑专家盛杨教授审定,安徽烟草、安庆烟草公司捐建的。

 

 

第二部分是为陈独秀树立的牌坊,设计单位原来设计的是三门牌坊,在征集设计单位时,我们提出改为五门,目前是安徽最大的五门六柱汉白玉牌坊,牌坊宽19.19米,寓意着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高10.9米,寓意着陈独秀的生日109日。五门寓意着陈独秀一生与五有缘,陈独秀一生5次赴日本、5次被捕、当了5届党的领袖、最后于425月去世。牌坊上陈独秀三个字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字体。民主、科学是陈独秀一生追求的思想理念,采用的是陈独秀自己的字体。牌坊是徽州石材工艺厂设计制作。安徽英德利集团公司捐建。

第三部分是黑色坎坷不平的墓道,采用黑色的石板铺路,既寓意着陈独秀坎坷不平凡的一生,也寓意着陈独秀在黑暗的旧社会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是何等艰难!

 

 



第四部分是陈独秀铜像广场。整座铜像9.5米,陈独秀铜像高6米,铜像采用的是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形象,栩栩如生展示了陈独秀追求民主、向往科学的高大形象。陈独秀铜像在安装时,当吊车将铜像从上海铜塑厂的平板车上吊下来、铜像的脚跟立地时,突然远处采石场一声巨响,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惊,负责安装铜像的师傅说,究竟是伟人啊!哪有如此巧合。雕塑基座3.5米,基座上“陈独秀”三个字是选用王羲 之的字体。雕塑是中国美院张克端教授设计制作、中央美院著名雕塑专家盛杨教授监制, 安徽曙光集团公司捐建。在铜像两边,摆放了两块从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运来的两块大石头,石头上刻了陈独秀一生高举的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四个大字。两块石头一块取自长江水系,一块取自淮河水系,这寓意着江淮大地孕育了一代伟人陈独秀。

 

 



 

第五部分是《新青年》雕塑,这是目前据了解最大的书雕塑作品。《新青年》雕塑的正面是该杂志封面。封面上所登载的文章作者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名人,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可见当时《新青年》在全国影响之大。另一面是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他对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新青年》雕塑是我们自己创意,福建一家石材工艺公司设计,安庆高速公路公司捐建的。

 

 


第六部分是一口方方正正的水塘,这里原先是一口很小的水塘,考虑到建设“独秀园”要保护生态,设计扩大了水塘。水塘既寓意着历史是一面镜子,告诉人们历史是由人民来写的,功过是否自有公论;也寓意着陈独秀一生淡泊明志的风格。

 

 


第七部分是拾阶而上一代伟人陈独秀安息的墓冢,这里安息着陈独秀与他的原配夫人高晓岚。墓碑上陈 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大字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体。陈独秀墓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是如此的巧合。历史上曾经做过安徽省省会的南京、安庆,分别安息着中国国民党最重要的创始人、领袖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领袖陈独秀。南京早有“中山陵”,安庆现有“独秀园”。


上一篇:走进独秀园
下一篇:拜谒独秀园有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99113]
 · 独立高楼风满袖[90462]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6274]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3775]
 
 相关文章:
从“独秀墓”到“独秀园”的历史变迁[67739]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人:LYK

IP:211.136.180.246

发表人邮件:YINGKAI_LEE@HOTMAIL.COM 发表时间:2012/9/28 16:54:14
    陈独秀,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不可多得的旷世伟人。
发表人:壁上龙泉

IP:145.116.225.5

发表人邮件:xmu.syding@gmail.com 发表时间:2009/12/9 6:33:14
    其实我很想问我们这些后来人,特别是负责修建陈先生墓…[详细内容]
发表人:何遇元

IP:124.160.114.71

发表人邮件:he9999999@163.com 发表时间:2009/12/7 17:25:25
    向伟大的陈独秀先生致敬!
发表人:游客

IP:117.66.195.122

发表人邮件:guest@feitium.net 发表时间:2009/11/27 16:48:47
    向陈独秀先生致敬!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