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ChenDuxiu.Net 当前在线1311
注册、发文请设置浏览器兼容。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研究动态  陈研通讯  独秀生平  独秀文章  独秀墓园  故乡人文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故乡人文>>独秀山水
  共有 7216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梅韵清音

  发表日期:2004年12月11日      作者:一品黄梅     【编辑录入:多声


发表日期:2003年5月11日  出处:黄梅名家  作者:一品黄梅  已经有634位读者读过此文

人民艺术家 严凤英


    安庆是中国著名戏曲京剧的发源地。明代末年安徽省"青阳腔"流传到安庆,与枞阳县的"乱弹腔"合流,形成"石牌腔"。到清康熙年间,安徽建省,安庆府为省会,"石牌腔"又称"徽腔"。乾隆年间由石牌艺人高郎亭、郝天秀率班进京表演,号称"四大徽班"进京。清道光年间,"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安庆潜山人)以毕生精力破旧立新,使徽调逐渐演变为京调。
    安庆是统领中国文坛200多年的清代"桐城派"文学诞生地。"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含今枞阳)人,方、刘、姚被尊为"桐城派三祖"。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桐城派文章大都有不可低估的艺术魅力,成为一代文学正宗,其中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刘大櫆的《游三游洞记》、《浮山记》,姚鼐的《登泰山记》、《游灵岩记》等。
    安庆是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黄梅戏起源于与安徽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清代乾隆年间采茶调一路传进安庆府的宿松、望江、怀宁等县。吸收了安庆民歌和民间音乐的艺术营养,终于脱胎换骨成为一种独具安庆地方特色的民间戏种--黄梅调,亦称黄梅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扶持黄梅戏,1953年黄梅戏终于唱出了安庆。严风英、王少舫等调到省城合肥,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团,50年代至90年代,是黄梅戏艺术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优秀剧目被拍成电影,尤其是《天仙配》影片于己于1956年初在国内外上演。这期间,最出色的黄梅戏演员有严风英、王少舫、麻彩楼等。而成就最高的是严风英。




上一篇:民营企业:安庆虹苑宾馆
下一篇:独 秀 故 乡 安 庆 概 况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历史的反思——陈独秀研究剪[100417]
 · 独立高楼风满袖[91989]
 · 笨也是鞭子——兼怀陈研前辈[87944]
 · 立志报国,投身革命[85061]
 
 相关文章:
梅韵清音[72167]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4 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本站顾问:沈寂 程继兵 徐晓春 张皖宿 主编:李银德 执行主编:陆发春 万多胜 蒋正涛

陈独秀研究 投稿信箱:shanghaipet@qq.co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发文管理

联办协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皖ICP备11019635号-3 给我留言 赞助网站

| 网站地图 |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